Cn-down > Exhibit > News content
2012-03-09 来源:株洲晚报 浏览量:2535
街头穿羽绒服+打底裤的MM(网络图)
株洲晚报3月5日讯(见习记者 旷昆红)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,这是全民知晓的保健防病谚语,但执行起来总是有些困难。家住石峰区杉木塘社区的王静说,这两天降温幅度很大,只好又把羽绒服穿上,“我妈总是说春捂秋冻,要捂到什么时候?”
省直中医院中医专家丁建国教授说,初春过早脱掉棉衣,一旦气温下降,就难以适应,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。如果病菌乘虚而入,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。
春捂秋冻,“捂”多长时间?一般情况下,立春后到惊蛰前,都应该捂着,惊蛰后,万物复苏才真正开始。丁教授表示,要不要“捂”,主要考虑气温和个人感觉两方面。通常来说,14℃是一个临界值。超过这个温度,可以考虑脱点衣服了。
不过,丁教授也指出,个人体质不同,耐冷热的程度也不同。如果“捂”着,并不觉得咽喉燥热,即便气温高于14℃也不必急着脱;如果感觉“捂”出了汗,就可以减衣服了。否则,“捂”出了汗,被冷风一吹,反而容易着凉。
现在,不少爱美的女士喜欢上身裹着羽绒,下半身穿着打底袜,蹬着靴子在寒风中行走。丁教授表示,这种穿法虽然时髦,但并不适合“春捂”。
按照中医理论,人的阳气根于肾,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,肾中阳气也会逐渐升发,阳气从此向全身散布。如果有风寒入侵,阳气就会被困于腰部以下,腰以下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,容易出现腰酸腿痛等症状。
丁教授也提醒市民,“春捂”需要适量,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,减衣服应慢慢递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