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-down > Domestic news > News content
2019-02-15 来源:长江商报 浏览量:2486
长江商报消息 □本报记者 张璐
采访时间: 2月10日(大年初六) |
采访地点: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 |
走基层记者:张璐 |
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,又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,1985年,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。而如今,光山县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羽绒材料集散地、羽绒服装加工基地和羽绒制品销售中心。
羽绒产业,也已成为光山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在全中国范围内,每3件羽绒服中就有1件来自于这个不为人知的小县城——光山县。在这个80万人口的县城,有20万人从事羽绒服产业,总产值占全县GDP的八分之一。
羽绒产业带动近20万人就业
“我们的半成品款式、面料,都是紧跟名牌羽绒服流行趋势。”2月10日,长江商报记者来到光山县的一家羽绒服半成品专卖店,只见门口清晰地打着广告,“凡是现在购买样衣(九成品),一律优惠50元/件。”
记者走进店中,发现从墙壁上到大厅中都整整齐齐摆满了羽绒服的样衣,从女款到男款,从童装到老年装,在这家店中被展示的琳琅满目,店家汪先生向记者拿出了几本新版样册,里面完整的记录着近两年新款潮流羽绒服的款式和颜色。
“这些羽绒服半成品是由专业做品牌羽绒服的大厂家生产,专业的设备,流水线生产,严格的质量管理,以及各种装饰,如: 绣花、烫花、高档罗口、拉链、纽扣等配饰。都是小作坊加工无法达到的。”说起自家的羽绒服,汪先生显得十分热情激动,向记者仔细地介绍各类品种。
如此规模能带来多少效益?据汪先生介绍,自己父母一辈一直都是从事充绒行业,从未想过改老本行,“我以前年轻时出去打过工,感觉人生地不熟,也挣不到几个钱,自从回来光山做老本行,业绩好的时候,一年卖出15万、20万不是问题。”
在光山县城中随意走动,就会发现羽绒行业已经完全充斥着这所城市,据光山县县长王建平介绍,目前,光山拥有规模羽绒服装企业62家,占地1平方公里的羽绒材料大市场经营门店500余家,现场充绒户1.2万家,全县有近20万人从事羽绒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工作。年生产销售羽绒服、棉服4000万件以上,年产值达60亿元。
“互联网+”模式助力羽绒产业腾飞
“互联网+”的发展战略,为传统产业的腾飞插上了信息化翅膀,而光山也依靠“羽绒产业+电子商务”发展的路子,实现了羽绒产业由传统经营到电商营销的历史性嬗变。
据了解,光山县以首批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为契机,大力实施“羽绒产业+电子商务”提升工程。建立健全了县、乡、村三级电子商务运行体系,成立了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,现已入驻羽绒电商及相关配套企业30余家,并成功引进阿里巴巴“农村淘宝”入驻,羽绒服装已发展成为光山“村淘”的主推产品。
除此之外,光山县还委托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羽绒服装和电商人才培训,扩大电商队伍规模,提升电商队伍水平,每年培训电商人才3000人次以上,为光山羽绒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。
电商店主邹女士向记者坦言,“我现在是我们这个服务站的合伙人,现在菜鸟物流都通到我这里,这样也是让我们村民享受网购的便利快捷,我自己的收入也提升了,另外也体会到帮村民服务的一个快乐。”
不过,传统羽绒产业在发展中也会面临的一些问题。例如,羽绒服是有着明显季节性差异的产品,淡季价格会大幅降低。此外,虽然服装行业目前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但随着人力成本的提升,未来很快将进入智能制造的阶段,这对欠发达地区的服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虽面临挑战,光山县委书记刘勇信心满满,“未来,我们将继续抢抓机遇,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,用3—5年时间,打造出百亿元的羽绒产业集群,把光山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羽绒产业基地,将光山打造成为全国有知名度的羽绒产业之都。”
责编:Z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