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-down > Domestic news > News content
2018-02-05 来源:河南日报 浏览量:2179
一对出自河南乡村的“羽毛翅膀”,或许会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超市掀起购买热潮。
2月2日,台前县打渔陈镇后台村的扶贫车间里,贫困户魏秋云“淹没”在花花绿绿的羽毛制品中。裁剪、缝纫、上胶,不一会儿,一对“羽毛翅膀”就在她手中成型了,正是“维密”时装秀流行的样式。身旁的成品被打包放好,等待漂洋过海运往美国。
“出国的品种不少哩,俺不懂艺术,但知道它们在国外卖得很好!”魏秋云兴奋地说。
有“中国羽绒之乡”美誉的台前县,去年羽绒产业出口创汇突破1.5亿美元,产品出口德国、荷兰、韩国、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,出口额占全省同类出口产品的80%以上。
华泰羽毛制品有限公司是台前县成立最早的羽毛加工企业,后台村扶贫车间即是其20多个代工点之一。“为啥生产市场在国外的羽毛派对用品?这还得从企业的‘前世’说起。”该公司负责人艾娟告诉记者,上世纪70年代末,台前自发形成了从全国各地收购鹅鸭毛再粗洗转卖的粗放式产业,她的父辈就是“贩羽大军”的成员,“只做初加工没有多少利润,后来我们发现羽毛制品能大大提升羽毛的附加值,就开发深加工产品,并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市场。”
产业的转型升级,是送台前羽毛“飞过海”的东风。
在众鑫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一台大型分毛机正在不停地“吞咽”羽毛,然后将粗糙的毛片与细腻的绒朵分离开。“这是羽绒加工流程中的核心设备,虽然很常见,但我们这台却‘内有乾坤’。”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,他们总结多年经验,对机器内部做了改造,不仅使绒质更好,还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,“企业共有17项国家专利,都已应用到生产中。”
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、产业链的延伸,以及靠近山东、安徽等鹅鸭养殖大省的地理优势,让“台前绒”成为“中国绒”队伍里的佼佼者,堪当“优质绒”的代言人。去年,《羽绒羽毛》《羽绒羽毛检验方法》等两项新国标在台前诞生,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甚至高于国际标准,破除了制约我国羽绒行业出口的瓶颈。
“现在做生意不分国界!”宏宇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外贸经理曹正文说,前几天刚把6000多公斤填充绒发往越南,现在企业正备战西班牙客商的上千万元订单,直供Zara等国际知名服装品牌。“出口订单大都是在国际展会上签订的。”曹正文说,“因为水洗清洁度、绒朵数等指标远超国外客商预期,我们对产品有完全的自信!”
每年春秋两季的广交会、萧山国际羽绒节、中国(六安)羽绒大会等业内“重头戏”,“台前绒”从未缺席。台前的企业家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行业商协会、企业积极对接,全面提升“台前绒”的知名度、创新力、话语权,促进信息沟通、人才交流、市场融合。
“我在展会上听到最多的就是‘羡慕’二字。”台前县羽绒产业协会会长白宗仓说,台前利用政府、企业、协会、市场四位一体运作机制,持续围绕羽绒产业规模开发、纵向加工、外向渗透做文章,规划建设多个羽绒产业园区,形成了集聚优势,解决了企业在土地、资金、环保等方面的难题,“政府的引导和支持,为‘台前绒’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添了底气。”
从“绒”纳全国到“羽”满全球,台前羽毛飞得越来越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