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-down > Domestic news > News content
2013-12-10 来源:信息中心 浏览量:4860
羽绒制品的核心就是填充在制品内的羽绒,但是由于消费者无法看到产品里面的羽绒,不能有一个直观的印象,即便能看到,因为羽绒的特殊性,也无法辨别其好坏,所以消费者对羽绒产品品质的判别成为了消费羽绒产品的难点。
羽绒产品吊牌上的各项数据都是什么意思,代表着什么样的规格呢?
根据现行的国际标准,羽绒产品的吊牌上至少有三项是必须标注的,那就是填充物的种类、充绒量和含绒量。
填充物的种类:
只有水禽才能产出羽绒,目前市面上的羽绒品种主要有4种,白鸭绒、灰鹅绒、白鹅绒和灰鹅绒,其中以白鸭和白鹅绒比较常见。现在绝大多数羽绒制品都是由这四种羽绒填充制成。另外还有一种冰岛雁鸭绒,产量极少,价格昂贵,只少量出现。
当鹅鸭完全成熟时,鹅绒绒朵比鸭绒大,蓬松度高,保暖性也就相对好。从颜色来看,白色羽绒与灰色羽绒相比保暖性能相同,但是白色羽绒在填充浅色面料时羽绒不会透色,更能体现面料的色泽。此外,鹅鸭生长地域不同,其羽绒品质也存在差别。原则上讲,北方的要优于南方。生长在北方的禽类,因为天气寒冷,绒朵长得就厚,绒丝就长,蓬松度就高,相对来说保暖性就好。
充绒量:
充绒量就是指羽绒制品中所填充羽绒的克重。根据不同的充绒量,来调节羽绒制品的厚薄和产品的保暖性能。在不同的气温下使用的羽绒产品,应该选择合适的充绒量,如果充绒量太高,则会太热,充绒量太低,就会不保暖。羽绒服根据其款式、长度、薄厚、号码,充绒量略有不同。
含绒量:又称为含绒率,是指填充的羽绒中绒朵的占比。对于相同的充绒量来说,含绒量越高表示产品的保暖性能越好,产品也会更舒适。理论上,羽绒是由朵绒(又称绒子)和毛片组成,朵绒决定羽绒的保暖性能,毛片决定羽绒的回弹性。
如果一件羽绒制品上标注“80%白鸭绒,充绒量150g”,那就是说这件羽绒制品填充的羽绒品种为白鸭绒,一共填充了150g羽绒,其中120g绒朵,还有30g是小毛片。这是理论上的数值,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有误差,国家标准中对误差有严格限定,超过范围的就是不合格产品。
除了这三项基础标注项目外,对于羽绒制品,还需要了解一些其它的名词:
蓬松度:蓬松度是评价羽绒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,它决定着羽绒的性能。蓬松度就是在一定口径的容器内,一定量的羽绒(羽毛)在恒重的压力下所占的体积。不同地域的鹅鸭因品种及饲养周期的不同,所产出的朵绒的大小也有差异,一般来讲,朵绒大其蓬松度就越高,保暖性及舒适度也就越好。
飞丝:飞丝就是从朵绒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。朵绒呈圆球朵状,含有较多的空气,但是飞丝是线行的,因此飞丝含量太多会影响羽绒的蓬松度和保暖性能。
毛片:带梗的小羽毛,与朵绒混合以增加羽绒的回弹性,羽绒制品压下去后能很快恢复,就是毛片的功劳。如果在羽绒制品中填充纯绒朵,那么在受到压缩后,恢复起来就比较缓慢。
粉碎毛:主要为不法商贩将羽毛打碎后冒充羽绒所用,保暖性能极差,在打碎过程中容易产生比较尖锐的羽梗端,所填充的羽绒制品容易钻毛,穿着使用也不舒服。
陆禽毛:陆禽身上的羽毛称为陆禽毛,这里主要指鸡毛。鸡毛不具保暖性,不易水洗,遇水易腐烂发臭,还极易从面料中钻出。由于鸡毛价格极为低廉,一些贪图利益的商人经常把鸡毛掺在羽绒中以次充好,欺骗消费者。
多了解羽绒,了解羽绒制品,就能在购买消费羽绒产品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,挑选到最合适自己使用的产品。